超薄肉色丝袜脚交调教视频,欧美一级毛片在线视频免费观看_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陳容之

發布時間:2025-06-12

智含淵藪 行絜冰霜

——記電子工程專家 我校電子系教授陳容之

□ 陸麗 劉玉瑋 劉佳 劉暢

陳容之(1917年2月~ 1991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廣東新會。新中國成立前,他先后獲武漢大學理學學士學位、美國維歐明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教授及相關教研室主任;曾赴蘇聯列寧格勒電機學院進修2年;創建了天津大學無線電遠動學專業。1978 ~ 1983 年,任天津大學無線電工程系、電子工程系主任;曾兼任中國科學院河北省分院自動化所所長、天津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參加工程師協會、中蘇友協教育工會,為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天津市電子學會理事。他精于輸電工程、電子工程、自動化技術和遙控遙測技術等,掌握英、俄、德和法多門外語,有豐富的工程實踐和教學科研經驗,發表和出版了《P806 外差接收機作業線》《彩色電視技術》《遠動學》《電測技術數字化》和《科教視頻信息的兼容傳遞》等多篇(本)論文及編譯著作,培養了 20余名研究生,兩次獲評天津大學先進工作者。

厚積深研 業務精進

1949 年 9 月,陳容之經武漢大學同學、時任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講師楊恩澤的引薦,應聘到該系成為一名大學教授,在大學校園里安心地“做一點科研工作”,同時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工程技術人才。1952 年,陳容之隨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調整到天津大學,成為電力工程系的一名教授。院系調整后,學校按教育部指示要求向蘇聯學習,調整專業設置和制訂教學計劃。作為當時系里僅有的10名教授、副教授之一,陳容之積極承擔教學任務,帶頭講新課,并發揮傳幫帶作用,輔導青年教師提高授課質量。至 1956 年,他先后開設和講授了工業電子學、電工原理、電機自動控制及自動調整理論等課程,任工業企業電氣化教研室主任。

1956年9月~1958年9月,陳容之作為系骨干教師被選派到蘇聯列寧格勒電工學院進修。在蘇聯期間,他深入參與到該學院自動化及遙控、計算機設備、同步隨動系統和工業企業電氣裝備等多個教研室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系統掌握了有關自動控制系統及其模擬的理論和技術。他還促成蘇聯列寧格勒電工學院將有關典型冶金自動化設備、其他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和有關自動系統的課程設計贈送給天津大學。

1960年5月,學校從電力工程系抽調昝寶澄、陳容之兩位教授和一批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建立無線電工程系,設有無線電技術、遙測遙感等專業。陳容之作為該專業負責人,牽頭組建了無線電遠動學教研室及研究室,他指導學生利用晶體管開展數字化遙測方面的研究。但當時晶體管電子器件只有幾家國內先進工廠能夠進口和生產,他就跑到北京有關工廠求購,雖然屢遭拒絕但絲毫不氣餒。他不斷往返于京津兩地,結合自身國外學習研究經歷反復向工廠負責人申請,終于“求”回了半導體晶體管。之后,他和學生們在實驗室不斷研討、實驗,創新制作出了填補當時國內技術空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 7 比特模數轉換器。

窮理重工 育人育才

作為少有的曾赴美赴蘇學習進修又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教授,陳容之重視將先進國家的教育理念與國內教學實踐相結合,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形成了鮮明的風格和特點,為同事和學生津津樂道,使大家受益匪淺。

他非常注重基礎課程,尤其是數學和英文的教學。在 20 世紀 60 年代,陳容之曾要求基礎課部單獨為無線電類編寫本科生《高等數學》教材及研究生《工程數學》講義。當時學生們主要是學習俄語,英語基礎比較薄弱。作為系里研究生英語教學工作負責人,他對學生英語學習要求非常嚴格,他要求每位剛入學的研究生到圖書館借一本 MIT 編寫的英文實驗指導書,完成書上近 20 個實驗并用英文撰寫每個實驗的報告。他認真檢查學生們的完成情況,即使是英文拼寫錯誤也會要求學生改過來。

他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具有前瞻性。陳容之主講的“彩色電視新技術”課程采用當時很少有人采用的雙語教學。每堂課他都將漂亮的英文板書寫滿黑板,用標準的英語口語講課,而且讓學生朗讀英文文獻,并當場進行糾正和指導。為了給學生傳授最新的專業知識,他不斷充實自己,每個星期日第一件事就是到校內的新華書店等著開門買書。他每月用于買書的錢常常占到了當時收入的四分之一。

陳容之注重實踐能力,特別是重視實驗環節培養。他是出了名的“焊工”,焊接電子元器件的手藝甚至比多年的焊工師傅還要精準。他要求學生們把焊接作為基本功來訓練,反復強調焊接水平會嚴重影響產品質量。在教學水平已經很高的基礎上,他仍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并在新開設的《圖像模式識別》課程中加入實驗環節,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實踐水平。

他治學嚴謹,講課生動幽默。陳容之無論從事教學科研,還是系室管理,都非常嚴格、認真、細致。他對學生的作業逐字批改,甚至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對出現錯誤的學生,他都諄諄教誨,有時甚至會進行嚴厲批評。但他從來都是對事不對人,為的是讓學生記憶深刻不重復出錯。在課堂教學上,他重方法講技巧,講課語言十分生動、幽默。據說,當年老師和同學們經過教學樓時,只要聽到有哪個教室傳來一陣陣笑聲,就知道是陳容之在講課。他善于用精辟生動的語言傳授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增強課堂吸引力和感染力。他還常常因為忘我地上課而忽視下課鈴聲乃至錯過中午飯。

自省進步 謙和豁達

在眾多同事、學生的眼中,陳容之“既是一位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學者,又是一位隨和、健談、謙虛、平易近人的長者”。他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一絲不茍、迎難而上、孜孜以求,在生活中卻非常平和簡單,對人和藹,樂觀詼諧。這樣看似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自然地融合在陳容之這樣一位從小在書香門第里接受父母“要清高”“要上進”教導和在西式學校中成長起來、在舊社會工作過10年又在國外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身上,卻也是一種必然。數十年求學、工作過程中不同社會環境的轉換和差異,讓陳容之始終保持著對社會的思考和對自我的審視,努力做到嚴格自省自律、向善好學,雖歷經艱難復雜,卻仍抱有對人、對生活的真誠和達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