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1-07-22
本站訊(圖文 馬克思主義學院)7月21日,由天津大學、青海民族大學、青海紅色文化研究院、天津大學“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中心共同主辦,青海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理論研討會在青海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來自武漢大學、教育部社科中心、天津大學、青海民族大學的70余名專家學者,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共同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偉大建黨精神的發展歷程,并圍繞領會闡釋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展開研討和交流。

大會開幕式由青海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阿進錄主持。青海民族大學黨委書記薛建華致辭。他梳理了偉大長征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筑路精神、玉樹抗震救災精神、青藏高原精神、尕布龍精神、柴達木精神等等一系列新青海精神,這些作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光榮注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建設青海、建設祖國不懈奮斗。深刻領會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雷鳴在致辭中表示,學習講話、解讀講話、落實好講話精神是大學理論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100年前的今天,中國共產黨人籌備建立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在一代代共產黨人中傳承、弘揚。如今接力棒傳遞到我們的手中,高校師生要以實際行動和良好成績,響應總書記代表中央向全體黨員的號召: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在大會主旨報告階段,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沈壯海教授做了題為“關于深化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若干思考”的報告。沈壯海教授從偉大建黨精神是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實現精神主動的集中體現、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精神支撐等方面闡述了偉大建黨精神在波瀾壯闊的百年的進程中,對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的重要性。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的報告題目為《偉大建黨精神與黨的精神歷程》。顏曉峰教授用一面鏡子和一束光、文化根基和理論靈魂、紅色基因和貫通血脈、源頭活水和根本旨歸、塑造因素和引領力量、熊熊火炬和閃亮燈塔等凝練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深刻闡釋了建黨精神所折射出來的理論、歷史和實踐邏輯,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革命性。教育部社科中心副處長、副研究員孫存良以《深刻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價值》為題,從九方面概括了中國共產黨過去一百年所走過的歷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來30年乃至50年的現代化目標。此外,他從中國共產黨的目標、初心使命、品格、立場詳細闡述了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內涵。

在大會交流發言階段,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蔡文杰以“領會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為題,青海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蘇雪芹以“民族地區意識形態的特殊性和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擔當”為題,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文圣以“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百年奮斗的力量之源”為題,青海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加才旦以“偉大建黨精神是新青海精神之源”為題,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于安龍以“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題,青海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瓊以“偉大建黨精神在青海的生動實踐”為題,分別做了發言和交流。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歷史長河川流不息,偉大精神代代相傳。在新的趕考路上,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認真領悟偉大的建黨精神,從黨的百年奮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據悉,4月23日,天津大學成立全國首個“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中心,學習傳承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入研究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理論內涵及其時代價值,并成立全國首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師團”,面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開展黨的精神譜系宣講,已開展理論宣講150余場,受眾超過15萬人。青海紅色文化研究院以長征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新青海精神為主要研究內容,其宗旨是傳承、弘揚青海紅色文化,產出特色鮮明的研究成果,為青海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政治保證和智力支持。“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中心與青海紅色文化研究院將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開展合作,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努力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