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3-05-14
本站訊(通訊員 辛科霆)2023年5月12日下午,在我國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之際,國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以下簡稱“地震大裝置”)育人實踐基地揭牌儀式暨“防震減災銘初心使命、愛國擔當造創新利器”沉浸式思政課在地震大裝置舉行。校黨委副書記韓慶華,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歡,學工部、校團委、建工學院、地震大裝置建設管理辦公室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以及太雷班、研究生支教團等校級青馬工程班次學員代表、建工學院黨團支部代表參加活動。活動由校團委書記管虹主持。
韓慶華指出,國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的建設,是全校師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大學指示精神,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力我國科技創新從“跟跑”到“領跑”的典型案例,是教育引導廣大青年發揚科學家精神、上好“大思政課”的生動教材。韓慶華表示,在地震大裝置建設青馬工程教育實踐基地,組建學生實踐中心,面向全校師生廣泛開展沉浸式思政課,將進一步充分發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育人功能。他鼓勵育人實踐基地的同學們努力講好天大人興國強國、心有大我的家國情懷,講好天大人矢志創新、生生不息的奮斗精神。
韓慶華與楊歡共同為天津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學校將依托地震大裝置為青年學生打造高質量學習實踐平臺,培養一批又一批堅定可靠、堪當重任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地震大裝置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朱然向地震大裝置學生實踐中心指導教師頒發聘書,建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宏垚為7名首批學生負責人、成員頒發聘書,學工部副部長史慧為地震大裝置學生宣講團授旗。地震大裝置學生實踐中心將組織學生開展宣講講解、國際期刊、檔案管理、宣傳策劃等工作,引導學生在參與地震大裝置的建設運行中錘煉本領、貢獻力量。
地震大裝置學生宣講團成員龔芮琳、虞永博在地震大裝置實驗中心現場開展“防震減災銘初心使命、愛國擔當造創新利器”沉浸式思政課。“大家想想看,‘大裝置’的‘大’體現在哪些地方?”“造波機可以制造的最大波浪高度是多少?”“我們可以在大型振動臺臺面上1:1等比例還原一棟七層樓高的建筑物,復現地震作用下建筑結構的破壞形式,進而分析研究建筑的抗震性能”,宣講團同學們邊講邊與師生互動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講解、置身其中的震撼,豐富呈現了地震大裝置的建設背景、師生攻堅克難的建設過程、“創新利器”的兩大“利器”、突破的關鍵技術難題、“人造地震”的工作原理等。“項目團隊歷經十余年攻堅、上百次論證,不斷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和工程難題,成功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這一建設過程凝聚著信仰的力量、初心的力量、奮斗的力量”,師生在這堂沉浸式的思政課中,實地感悟天大人興學強國、科創報國的使命追求,感悟天大人勇攀高峰、矢志創新的奮斗精神。
學校將持續發揮地震大裝置的育人功能,面向全校師生廣泛開展教育活動,引導廣大青年激發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蓬勃力量,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編輯 焦德芳 梅羽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