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3-05-15
津云新聞訊:5月1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天開高教科創園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介紹天開園建設相關工作情況。
金東寒說,天津市規劃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是天津市委、市政府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人才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天津大學高度重視天開園建設機遇,廣泛動員師生校友帶著好項目入園創業,不斷深化與校友企業家合作,為首批入駐項目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持續優化具有天大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
落實責任協同推進。金東寒說,學校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及時傳達、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天開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加強目標管理和計劃管理,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明確學校合作辦公室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為創業師生校友提供一門式服務。成立卓越工程師學院,重組創新創業學院,聘請民營企業家校友擔任宣懷學院院長,整合社會辦學資源,合力提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吸收借鑒成功經驗。金東寒說,天大是目前唯一擁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的在津高校。自2021年以來,天大科技園南開園、津南園相繼開園運營,載體空間近26000平方米,截至今年4月30日,入駐企業已達150家,意向入駐企業還有40多家,其中,10家企業已獲得股權投資,總金額超過1.8億元。學??偨Y了天大科技園的建設經驗,提出了“學校指導、政府支持、企業運營”的建設運營模式,創業成功的關鍵是科學家、投資家、創業家 “三駕馬車”同向同行,要點是創投基金群、企業家俱樂部、大學科技園“三大支柱”協同發力,由此,蹚出了一條高質量建設大學科技園的新路徑。
系統宣介廣泛動員。學校多次召開宣講動員會,系統宣介天開園建設規劃和創新政策。2月11日,召開第六屆天津大學校友創新創業新年論壇,主題是“科教融合、創新策源,為高標準建設天開園貢獻力量”,知名企業家、科學家、創業家、投資家、大學校長、政府官員、在校師生,以“主題演講+圓桌論壇+北洋知本夜話”等形式,共“話”天開園建設藍圖。4月21日,在常州舉辦了天津大學第12屆世界校友大會,超過600人參會,會上全方位宣講了天開園建設進展,吸引更多天大校友回津創業。在即將召開的天津大學第14屆北洋青年科學家論壇上,學校將設置專場宣介天開園,吸引更多海外青年才俊選擇天津創新創業、成就人生夢想。
審慎遴選入駐項目。學校瞄準天津產業需要,從 100多個備選項目中遴選出首批28個優質成果轉化項目入駐天開園,涉及新能源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還遴選出34個項目作為儲備項目,持續跟蹤評估項目技術成熟度,擇機擇優引入天開園。截至目前,天大通過組織編制商業計劃書及路演活動、實施專業團隊一對一服務等方式,推動28個首批入駐項目完成公司核名和企業注冊等工作,并已簽署入駐框架協議,為正式入駐天開園做好了準備。
金東寒說:“積極參與天開園建設是天津大學服務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是發揮高校源頭創新作用、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苯饢|寒表示,下一步,學校持續完善頂層設計,圍繞天津市重點產業布局,凝聚校友企業家力量,集聚創新創業資源,整合創新創業要素,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大力推進協同創新,努力打造更加開放、更加包容的創新創業環境,加快推動天大創新創業模式的形成。
一是要進一步發揮評價“指揮棒”作用。深入推動教育教學評價改革,將科技成果轉化成效列入教職工評聘職稱、績效評價的參考標準,支持在職教職工離崗創業,鼓勵一部分具有創新創業熱情和能力的教職工到企業兼職,引導他們通過創新創業開辟新的職業發展通道。
二是進一步提升創新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深化“新工科”教育改革,扎實推進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和市級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完善具有天大特色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吸引天大優秀校友回校擔任“企業家教授”,支持在校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最終實現讓天津大學100%的學生能夠受到創新創業氛圍的熏陶,10%的學生有機會學習創新創業的課程,5%的學生能夠得到創新創業導師的指導并參加各種實踐訓練,1%的學生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其中相當一部分能夠取得成功。
三是進一步優化天大創新創業生態。堅持市場化運營模式,持續完善天大科技園建設。組建專業化技術轉移團隊,完成對現有科技成果和專利的價值評估,加強與校友企業家、校友創投基金的合作,把創業學習、創業服務、創業投資等創業要素與師生校友創業需求緊密對接,利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創投基金在籌集資金、發現項目、培育項目、招引項目、集聚資源、分散風險、推動創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是進一步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深化與政府、校友企業、服務平臺間的合作,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由“智”變“金”,把創新創業做成亮點、做出特色,早日實現五年內打造超過20萬平方米創新創業載體、吸引500家科技創業企業入駐天大科技園、匯聚1萬名以上優秀大學畢業生留津創新創業,十年內孵化10家獨角獸企業的目標。
發布會上,有記者向金東寒提問:天津大學聘請天大校友、九安醫療董事長劉毅作為宣懷學院院長,聘請民營企業家作為學院院長,這是全國首例。這樣的創新機制嘗試將為天大創新創業教育帶來怎樣的變化?
金東寒表示,讓擁有豐富創業經驗的企業家來教學生如何創業肯定比沒有經驗的人教的更靠譜。請一位企業家做院長,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重大創新。此舉一方面是天大積極探索“院辦校”發展路徑的試驗田。一大批企業家作為創業導師,安排學生到頭部企業上課,有效解決了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缺少懂實戰的師資以及缺少真實創業場景的突出問題。另一方面還是天大著力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先行區。目前,學校已初步建立了涵蓋啟蒙教育、專業教育、高端培訓到創業實戰等多層次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了本研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打造一批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金課”,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全覆蓋。此外,宣懷學院也是天大加速構筑創新創業生態的新高地。形成大學、企業、政府“三螺旋”結構服務學生成長,探索“發現”“賦能”“加速”“創業”的全鏈條孵化路徑,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助力天開高教科創園建設。(津云新聞記者 段瑋 攝影記者 劉乃文)
(編輯 焦德芳 莊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