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3-05-30
本站訊(通訊員顧麗娜 張琳 溫晨)為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扶持致力于技術產業化的師生團隊和課題組,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突破,促進人才鏈、產業鏈、教育鏈深度鏈接,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和宣懷學院聯合舉辦的天津大學第二期創新創業導師工坊于5月28日在宣懷學院北洋海棠路演大廳正式啟動。
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天津市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馬鳳嶺,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李斌,未來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原續波,天津大學宣懷學院院長、北洋海棠基金發起合伙人、九安醫療董事長劉毅,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副處長元芳芳,教務處副處長鄧斌,未來技術學院副院長、宣懷學院常務副院長于倩,北洋海棠基金發起合伙人、總經理、天大科技園總經理何勇軍,宣懷學院副院長楊曉峰、孫衛軍、張琳,海棠基金投資總監以及宣懷學院創業生態體系的戰略合作伙伴及40余支創新創業團隊的師生近120人出席活動,研究生院學位與學科建設辦公主任劉慶嶺主持會議。
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李斌做開場致辭。李斌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學校一直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天津大學創新創業導師工坊為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和高質量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了導師創新創業指導能力,是構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
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以創新創業的內涵為切入點,圍繞創新、創業、企業家等話題進行分享,提出了中國創業教育面臨的挑戰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他指出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要重視學生的品格培養,這是學校雙創教育的責任和使命。同時,他勉勵天大學子要恪守誠信,不滿于現狀,愿意接受挑戰,天大創新創業教育要像海棠花一樣爭艷滿枝頭。金校長通過精彩的案例和詳實的數據,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創新創業培訓課。

圖1 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主題分享
天津大學宣懷學院院長、九安醫療董事長劉毅以《推動天津大學“斯坦福 + 硅谷”模式的形成,打造創新創業生態的天大模式》為主題進行演講。他系統闡述了“斯坦福+硅谷”孵化模式,以云遙宇航、華芯智能、沂普光電、布爾科技等成功項目為例,重點分析了科技成果轉化的要點和難點。通過引入北洋海棠基金、創投種子基金,為天大優勢學科項目提供啟動支持,助力科技成果從0到1、從1到10進行成果轉化。宣懷學院將重塑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與以北洋海棠基金、天津大學科技園、創業知本社為 “三大支柱”的天大創新創業生態互融互促,充分匯聚產業資源與企業家力量,共同引導天大學子深入思考科研與產業的結合,助力科學家發現與培養創業家,架構科技與產業互通的橋梁,建立科學家、投資家、創業家“三家”聯動共進的優良機制,努力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新創業生態建設的緊密聯動、互促共進。

圖2 天津大學宣懷學院院長、九安醫療董事長劉毅做主題演講
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李斌、宣懷學院副院長楊曉峰為“科學家創新創業俱樂部”揭牌。天津市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馬鳳嶺,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李斌,未來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原續波,宣懷學院副院長楊曉峰,北洋海棠基金發起合伙人、總經理、天大科技園總經理何勇軍共同啟動“北洋海棠創業投資種子基金”。

圖3 科學家創新創業俱樂部揭牌

圖4 “北洋海棠創業投資種子基金”啟動

圖5 基金啟動合影
隨后,北洋海棠基金發起合伙人、總經理、天大科技園總經理何勇軍向天大師生介紹了北洋海棠基金種子基金的建設情況。北洋海棠創業投資種子基金針對科學家早期創業項目,提出“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投資理念,基金總規模1個億,單筆投資金額不超過300萬,為老師創業解除后顧之憂,加速早期成果轉化。同時,他指出要全力做好天大校友創業路上的第一位合作伙伴,打造天大創新創業生態,助力天津大學“斯坦福+硅谷”模式的形成。

圖6 北洋海棠基金發起合伙人、總經理、天大科技園總經理何勇軍介紹北洋海棠創業投資種子基金
天津市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馬鳳嶺深入淺出地針對高校教師創新創業中遇到的職務、股權、資產、稅收等若干問題答疑解惑,探索多種技術入股模式,針對容易出現的創業風險提出相應規避建議,鼓勵高校教師投身創新創業。

圖7 天津市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馬鳳嶺介紹高校教師創新創業問題
最后,創新創業團隊分為先進制造、能源環保/新材料、信息技術/文創三個組進行科研成果路演,圍繞現有科研成果暢談未來轉化前景。北洋海棠基金投資人與師生團隊就項目的技術創新、商業模式、人才隊伍、市場落地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并提供專項指導幫助,未來還將持續為團隊提供孵化服務、辦公空間和資金支持,助力天大導師項目落地。
在“北洋海棠夜話”的熱烈討論中,第二期創新創業導師工坊啟動會順利落下帷幕,各位嘉賓就天大創新創業體系建設及后續活動的開展提出寶貴建議,也為導師工坊未來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期許與要求。
本次啟動會僅僅是系列活動的開始,在接下來的3個月時間里,將對重點團隊進行持續性的支持培育,團隊將獲得投資總監一對一深度輔導,并針對商業計劃書撰寫、知識產權保護案例、科技成果轉化、融資策略和股權管理等內容進行系統培訓。通過解決創業和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導師工坊將成為天津大學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和高質量發展的一次重要實踐,幫助課題組和科研團隊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進一步推動學校創新創業工作邁上新臺階。
(編輯 趙暉 莊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