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3-07-02
(通訊員 于凌云)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培養和教材建設的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落實好黨管教材的主體責任,以主題教育為契機,部署推進學校教材高質量建設,為學校更好育人育才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6月28日上午,天津大學圍繞“天津大學教材管理辦法文件修訂暨教材高質量建設”為主題,召開天津大學教材高質量建設研討會。黨委常委、副校長馬新賓作重要指示。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栗大超,教育質量管理處處長齊崴,出版社黨總支書記、總編輯宋雪峰,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汪菲,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嘉毅,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主任關靜,人文社科處副處長劉俊卿,圖書館副館長牛書東等教材建設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會議由教務處副處長、新工科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教材建設與管理辦公室主任夏淑倩主持。
馬新賓對教材高質量建設提出要求。他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材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尺寸課本、國之大者”的殷切期望,為新時代新征程教材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對教材建設工作提出了三條具體的要求。一是要堅決落實國家事權,把好政治關。天津大學黨委將持續強化政治擔當,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依據不同學科特點,結合各學科獨特優勢和資源,實現有機融入,全面增強課程教材鑄魂育人功能。二是完善教材全鏈條管理機制,把好責任關。強化涵蓋教材“規劃、編寫、審核、選用、監督”的全鏈條管理,明確分工,壓實責任,多部門協同做好教材管理工作。在政策上加以激勵,聚優秀人才參與教材編寫,發揮“名師”“名課”“名教材”的引領、示范、輻射作用。三是打造新時代天大品格教材體系,把好質量關。以全面提高教材質量為重點,以“四新建設”為契機,深化教材建設研究,融匯產學共識,凸顯數字賦能,建設戰略性新興領域 “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體系,用心打造更多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夏淑倩做了題為《堅持立德樹人,做好新時代天大品格教材體系》教材建設管理工作匯報。從新時代教材建設面臨的形勢、近年來我校教材取得的成績、《教材管理辦法》內容修訂和下一步教材建設工作計劃四個方面介紹了我校教材建設整體情況。天津大學以本次主題教育為契機,堅持和加強黨對教材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教材鑄魂育人功能,健全科學周到、嚴密細致的機制和標準,使教材體系更加健全、責任更加清晰、制度更加完善、機制更加有效,持續構建具有“世界一流、中國特色、天大品格”的教材體系。
宋雪峰從教材建設及服務、存在問題困難和教材建設優勢與舉措三方面匯報了出版社教材建設情況。天津大學出版社長期堅持質量立社,嚴格三審三校流程,把關圖書出版的正確政治導向。通過“三項工程,八項計劃”,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助力師資隊伍水平提高,為傳統圖書賦能,推進數字化融合出版水平提升,構建天大特色的基礎課、核心課、通識課教材群,充分展示天大的教學實力和出版社的出版實力,依托高質量圖書,實現高質量發展。
與會人員圍繞“如何及時全面準確在教材中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天津大學教材管理辦法》修訂工作及各部門職責分工”、“‘十四五’背景下如何打造國家級精品教材,形成天大特色教材體系”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研討,表示教材是教育教學的關鍵要素,是教學過程中物化的最高體現。教材問題無小事,要維護好教材領域的意識形態安全。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打造大批深受高校教師歡迎,彰顯天大特色的、頗具影響力的一流教材。數字化賦能教材建設,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使教材形態多元化。堅持問題導向,深刻認識新時代學校教材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深化中央巡視整改,精準發力、久久為功,加快構建新時代天大品格一流教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