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幾位老友去天津大學校園參觀,在校史館里發現了一件寶貝:中國第一張大學文憑。這份光緒二十六年(1900)授予法科畢業生王寵惠的考憑(即文憑),迥異于今天的大學文憑。這引起了大家的極大興趣。文憑的形狀為上梯形加下矩形,上方有大大的“考憑”字樣,文憑周邊的紋樣設計,具有濃郁的傳統特色,其頂端為蝙蝠圖案,寓意喜福,下方則為祥云紋飾,寓意吉祥,整體為吉祥幸福之意。在正文左右兩側,各有兩條大龍,躍出海水騰于...
《今晚報》 2015年3月27日 第17版《清實錄·光緒朝實錄》載,光緒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直隸總督王文韶奏,津海關道盛宣懷倡捐集資創辦西學學堂,請飭立案。下所司知之”。此日即北洋大學堂“成立紀念日”。先是八月一日(9月19日)盛宣懷稟王文韶,“擬設天津中西學堂章程,請奏明立案”,吁懇“趕緊設立”。八月十三日(10月1日),王文韶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八月十二日(9月30日)在天津行館專弁《具奏...
《今晚報》 2015年3月20 日 第17版袁世凱光緒二十七年五月在山東巡撫任上署理直隸總督直到光緒三十三年。在直隸總督的七年任期中,他對于北洋大學堂的重建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李書田在回憶北洋大學的文章中稱:“自光緒廿六年以迄宣統三年,是為北洋大學之第一次復興時期?!?900年英法等八國聯軍入侵京津,北洋大學堂被德軍占為兵營,學堂被迫停辦。丁家立為此親赴德國交涉索取賠償,經袁世凱批準在天津北運河畔的西沽武庫重...
天津大學前身是建立于1895年10月2日的北洋大學堂,距今已整整兩個甲子。提到北洋大學堂,就不能不先提到他的創始人——盛宣懷。1895年,空前屈辱的《馬關條約》簽訂,7月19日光緒帝頒布上諭說,“當此創巨痛深之日,正我君臣臥薪嘗膽之時”,“況當國事艱難,尤應上下一心,圖自強而彌禍患”。天津海關道盛宣懷積極響應上諭,奏請清廷在津開辦“西學體用”的北洋大學堂。北洋大學堂的建立開我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為“繼起者...
今年,是中國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創辦120周年。我們之所以進行紀念,是因為大學堂的出現,代表了近代中國社會對傳統教育體制的最早突破,也代表了教育領域涌現出不容忽視的新價值取向。中國是在19世紀中葉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被卷入近代漩渦的。那時雖然出現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多數人卻固守著“中國文物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的觀念,所以早期引進的都是西方近代軍事工業或與軍事有關...